查看原文
其他

(精华版)高充彦、谢毅|企业隐私政策的影响及其机制——基于用户视角的综述与展望

CUEBJOURNAL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4-09-0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

企业隐私政策的影响及其机制——基于用户视角的综述与展望

作者简介

高充彦(1971—),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谢毅(1981—),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学院教授,通信作者

摘要

在营销数字化逐渐普及的时代,用户对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性的担忧成为数字化营销实践的重要阻碍之一。企业的隐私政策传递了组织对保护用户数据安全所做的承诺,既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企业保护用户权益、树立自身品牌形象、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用户视角出发,对隐私政策概念和隐私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隐私政策研究的总体框架,说明影响隐私政策有效性感知的前因、后果和中间变量;指出该领域的研究缺口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隐私政策;用户隐私;营销;数据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引用格式

高充彦,谢毅.企业隐私政策的影响及其机制——基于用户视角的综述与展望[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3,25(5):95-112.


点击音频

收听本期内容提要

❖ 自2022年5月18日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正式启用中国知网的“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投稿请前往:

https://sdjm.cbpt.cnki.net

一、研究背景

随着数字业务的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收集、存贮、追踪、记录及分析用户数据并对用户行为精准分析来达到更好地了解和预测用户行为,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营销效率的目的。这些数据采集对用户隐私构成一定的威胁,并产生大量的负面效应。

在互联网环境下,各类网站、软件以及App往往会就自身如何收集和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和行为记录做出一定的说明与解释,并将之称为隐私政策。隐私政策是一种直观的组织保证和承诺,作为企业保障用户隐私安全的重要机制之一,隐私政策已被业界广泛采用。企业隐私政策作为传递企业承诺和具有阐释性的文件,它能明确地告知用户其个人数据将如何被收集、使用和保护,以及这些隐私信息如何得到更新或纠正,反映了企业在保护用户隐私、消除用户顾虑方面所做的努力,是网站平台对如何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最直接、全面和明确的陈述和阐释。

用户是企业隐私政策最重要的受众之一。从用户视角出发,理解企业隐私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现有文献已就相关话题积累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已有研究发现的总结和梳理不足,相关研究内容较为零散,缺乏综合性的整理和理论整合,对未来的研究和理论建构造成一定的阻碍。基于用户视角的企业隐私政策综述,不仅识别了指导该领域研究的多元化理论背景,形成融合前因后果的理论框架,而且还有助于识别研究空白,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基础并指出可能的发展方向。

二、创新之处

本文参考系统性文献综述的方法,通过对隐私政策相关文献的深入梳理和总结,以结构化的方式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实现以下研究目标:(1)总结企业隐私政策的定义和维度、理论基础、研究方法;(2)在整合跨学科文献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隐私政策研究的总体框架,说明影响企业隐私政策的作用机制、前因和后果;(3)指出该领域的研究缺口,对未来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预测和展望,提出围绕企业隐私保障机制未来可能的研究议程

三、未来研究与展望

(一)隐私政策的理论发展需进一步进行跨学科拓展和整合

用户隐私研究是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移动营销发展涌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信息学、市场学等多个学科,需要在各学科已有隐私及隐私保护现有理论应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跨学科的协同整合,将同一理论跨学科或多理论结合应用到市场营销领域,基于用户的视角结合现实营销情景和应用情境提出新的模型、发展新的理论,并进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探讨和检验。

(二)拓展和完善隐私政策的基础性研究第一,拓展影响用户对隐私政策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该项研究是建立用户隐私分类分级的基础,对提高隐私政策效率,进行个性化隐私政策制定以提升个人隐私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关于用户对隐私政策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增强影响因素的全面性。第二,基于用户视角,对用户对隐私政策感知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拓展和深入探讨。需要对影响用户对隐私政策感知的相关变量和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拓展,将散落于文献中未经实证检验的描述性研究成果和管理实践经验进行实证研究检验,更好指导隐私政策在实践中的制定和应用。

第三,拓展对隐私印章等其他隐私保护方法的研究。用户隐私保护是一个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用户协同建立的全面体系和系统工程。但当前对隐私保护不同方式的研究探讨不足,对企业隐私政策、行业隐私印章和组织内部的隐私审计等隐私保障方法的效果对比及协同作用研究尚存在诸多研究空间。

(三)将认知神经科学工具等应用到隐私政策研究中,进行不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融合

用户从接收隐私政策相关刺激(如隐私政策阅读)到做出相应行为(如信息披露、隐私保护设置等)是一个动态的、错综复杂的过程。未来研究可将认知神经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用户对隐私政策感知及行为研究中,综合使用实验法,心电图、眼动仪、皮电反应等神经生理学工具,功能性核磁共振、脑电等神经影像学工具测量用户真实的生理数据,评估用户面对信息披露请求时的认知决策过程以及决策规则的形成,对基于实验、问卷调查等传统方法的研究结果进行补充和交叉验证。同时结合定性研究方法的运用,对各种关系的属性提供更深入的理解。通过研究方法的拓展及不同研究方法的融合,提升研究的深入性及研究结论的精确性。

(四)研究内容的发展方向

其一,为隐私政策的设计、制定和展示提供落地指导。应探究一种符合中国用户阅读习惯并符合隐私政策披露要求的标准化格式和展示方式等,优化隐私政策的内容和展示形式,为中国企业的隐私披露政策的执行提供更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蓝本,以提高隐私政策的效用,更好地发挥保护用户权益的效果。

其二,构建融合企业-用户双方交互过程的隐私政策协商模型。如何基于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及顾客实时互动数据,发展和建立相关的算法和模型,构建用户对隐私政策“选择”及双方互动机制,实现隐私政策的智慧化、个性化,是未来隐私政策研究的一大探索领域。

其三,将隐私政策的更新和技术的发展相融合。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引发商业模式的变化和更迭,会带来新的隐私问题。持续的隐私研究对于了解用户对新技术的隐私态度和隐私趋势以留住用户、建立信任、减少无效的营销努力以确保投资回报非常重要,应用新技术建立隐私提升支持系统,提升个人隐私保护和个性化服务,有助于企业努力促进保护隐私,作为一种战略优势或市场差异。

(全文刊发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第95—122页。

 ※ 阅读提示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电子期刊已上线,新增目录链接功能,敬请扫码体验!

往期回顾

· 2023年第1期

· 2023年第2期

· 2023年第3期

· 2023年第4期

· 2023年第5期

· 2023年重点选题方向


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